睡眠时的环境温度变化会不会使人唤醒?
1,376 total views, 1 views today
短答案:加热可能更容易唤醒。
环境温度对睡眠有什么影响:
睡眠和体温调节(thermoregulation)有着紧密的联系,而体温调节又主要是生理节律(circadian rhythm)和睡眠规律来决定的。体温跟生理节律一样有个24小时的循环,睡眠时体温降低,醒着时体温升高。体温降低是因为生理节律,而睡眠又进一步促使体温降低。核心体温降低是因为末端皮肤温度的降低,末端皮肤温度是调节到皮肤血流的重要角色。
末端皮肤温度升高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激活的缩血管紧张( noradrenergic vasoconstrictor tone )的活跃度降低,使核心部分的血流更多通往末梢,以促进热量耗散。末梢皮肤的血管舒张促进入睡,并且和褪黑素的分泌有紧密联系。比如使脚部皮肤升温会造成入睡延迟,而一般的入睡是伴随着末梢热量耗散的增加及核心体温的降低。
入睡时的体温降低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有紧密联系,推测在入睡之前,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,这些变化和体温变化有关。胸部皮肤温度由体动记录仪记录,它的降低伴随着睡眠效率指数的降低。
对老年人来说,较中心皮肤温度升高会提高深睡眠长度并且降低早上的觉醒度,所以对老年人的保暖影响了睡眠质量。皮肤温度可能扮演睡眠调节系统的输入信号。一般来说,稍微提高较中心皮肤温度可以改善睡眠问题。被子里的适宜温度是32度到34度,湿度是40%到60%。
入睡后,核心体温继续降低,而末梢和身体较中间的皮肤温度维持高温。相对年轻人,老年人的胸部皮肤温度有明显降低,深睡眠更少,觉醒度更高。
不同的睡眠阶段,睡眠调节的反应也是不同的。在动物实验中,体温调节系统在REM期是不工作的,因为视前下丘脑大部分神经丧失了温度敏感性。而对于人类,REM的体温调节没完全失灵,但也因为REM,对冷和热的敏感性也比深睡眠和清醒时要低。深睡眠时出汗率增加,REM出汗的延迟和出汗率降低减少了散热,降低了REM的热耐受性。
有趣的是,REM出汗率的降低是先于REM到来的。皮肤交感神经活动包含同步催汗神经和血管舒张,说明皮肤交感神经活动可能先于睡眠阶段的变化,同样,心率变异性HRV也是先于睡眠阶段的变化。出汗反应敏感性的改变取决于睡眠阶段的改变,这是中枢驱动造成的,因为汗腺并无变化。变冷时,四肢皮温在REM降低,而颤抖只出现在1/2级浅睡眠,并没出现在深睡眠及REM。这些结果说明了REM和温度调节是互斥关系,部分解释了为什么REM会在冷、热环境下变短。另外需要注意,REM相对其他睡眠阶段,对环境温度更敏感。
环境温度的高低明显改变了被子下的脖子、肩膀和上肢的温度,他们比下肢和躯干的温度更容易变化。
冷环境下,心跳降低,深睡眠稍减少,不影响睡眠阶段、和REM睡眠,但影响自主神经的反应,改变心脏变异性指数HRV index。
在5天的实验后,睡眠对热环境还是不能够适应,而且即使之前有睡眠剥夺,深睡眠在热环境的影响也没变化。说明热环境对睡眠阶段有较强的影响。而增加的觉醒度替代深睡眠和REM后可以补偿内在的热负荷。
总结实验的结果:
- 温度对睡眠阶段的影响还取决于睡觉的床和衣服,半裸状态下睡眠更容易受冷的影响。
- 热和冷环境都会增加觉醒度,降低深睡眠,降低REM睡眠。
- 热环境更影响慢波睡眠和REM睡眠,而冷环境不影响。
- 热环境使觉醒度变高,降低深睡眠比例,降低REM睡眠比例。主要影响的是睡眠的较前阶段。(当床和衣服跟日常生活时一样时)
- 湿热环境比单纯热环境的影响更大。
所以,理论上来看,加热床板或被褥更可能使人醒来,而不是降温。
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:搜索turensite或土人仓库。
睡眠相关文章:
清醒梦是否真实存在?
鬼压床、睡眠麻痹、睡眠瘫痪、梦魇的原理是什么?
经常做噩梦代表睡眠质量差么?
达芬奇睡眠,真的那么神奇吗?
为什么睡觉能够清除眼睛的疲劳?
年轻时候晚睡早起,上了年纪身体会不会吃不消?
人在睡觉时的环境温度变化会不会使人唤醒?
几种吓人的奇怪的睡眠障碍
如何解释「睡眠障碍」,有哪些具体分类?
很多小测试就在“MENU”-“小测试”下面,去看看吧:
看看你对世界了解多少
你对什么挑食?
收入阶层调查
痛经调查
清醒梦调查
你有哪些睡眠障碍?
你用过哪些鬼压床逃脱技巧?
你的睡眠麻痹/鬼压床频率有多高?
你都在什么时候吃蛋白粉?
你常用什么食用油?
扩展阅读:
Effects of thermal environment o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